国自然基金委将支持S计划,鼓励发表OA论文。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NS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都将大力支持S计划,并且会制定各种灵活和包容性的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在本周柏林所举行的OpenAccess 2020会议上,中国相关部门表示,他们计划将公共资助的科研成果在出版后立刻免费公开。会上,中国多个部门更是承诺将支持S计划。
什么是S计划
许多欧洲资助者一直试图通过与出版商签订新的“订阅出版”合同,来使文章可以免费获取阅读,即只需支付一笔费用,就涵盖了付费阅读研究的费用以及作者以开放获取条款出版的费用。但是随着出版商要价越来越高,已经有不少研究机构开始停止订阅期刊。
然而,科研者并未就此罢休,因为付费文献已然成为科研前进的一道壁垒。为了打破学术付费墙,来自法国、英国、荷兰和其他八个欧洲国家的主要科研经费资助机构已于今年9月份强推一项激进的科学期刊论文开放获取的“S计划”(S代表了”Science,Speed,Solution,Shock”),给免费下载文献带了一丝转机。
目前有许多饱受付费订阅之苦的欧洲科研机构签署了S计划,包括:
奥地利科学基金
法国国家研究局
爱尔兰科学基金会
国家研究基金(卢森堡)
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所
荷兰科学研究组织
挪威研究理事会
国家科学中心(波兰)
斯洛文尼亚研究机构
瑞典环境、农业科学和空间规划研究委员会
英国研究与创新协会
这个开放获取S计划的核心原则就是:“从2020年1月1日起,所有由上述11国以及欧洲研究委员会(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ERC)拨款支持的科研项目,都必须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完全开放获取(open access)期刊或出版平台上。”
不过,该原则在今年11月27日进行了修正,只要研究者能立即在网上公开发表他们的论文,他们就可以在混合期刊上发表论文,尽管S计划的资助机构并不会为此支付出版费用。至于如何在遵守S计划的前提下在混合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具体政策方法预计将于2023年发表。
中国将鼓励发表OA论文
对于这项S计划,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NS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都表示大力支持,并且会制定各种灵活和包容性的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其实,自2014年以来,中国的研究基金和研究机构就在鼓励并资助科学家以开放获取形式发表论文,并在线公开归档手稿;同时也希望各大出版商与中国图书馆协会对订阅出版协议进行变革性的交易谈判。
的确,在传统的出版模式下,科研成果往往沦为学术出版社的垄断产品,图书馆需要花大量的经费来购买它们。甚至在互联网出现以后,对于科研成果的使用,仍被限制在其所在机构的局域网内。
试想想,你在传统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但假如你学校的图书馆没有订阅该期刊,你自己都不能下载,这不是很搞笑么?
而S计划的出现,允许任何用户对其在Internet上公开出版的文献进行阅读、下载、复制、传播、打印、检索或链接,使得学术信息的传播不再受到任何限制,可真正实现了期刊的价值。
如此才能获得中国以及国际科学界的广泛支持。至今,随着科学家对该计划的利弊进行详细的陈述后,支持开放获取S计划的国家共有16个。12月4日,已有超过1,400名研究人员签署了一份支持S计划原则的在线信函。
但此计划的推出却让出版商深感担忧,尤其是禁止混合期刊方面。英国牛津国际科学、技术和医学出版商协会(STM)表示,S计划可能会“严重减缓期刊开放获取模式的转型”,会对学术自由造成意外的限制;Springer Nature则认为让研究人员禁止在特定期刊发表文章将会破坏整个研究出版系统。
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指出,S计划中的模式不支持高质量的同行评审,将不利于研究出版和传播,所以实施该计划将“对研究人员造成一定伤害”并且“对于科学期刊来说也是不可持续的。
但一些支持OA的科学家认为,高质量的同行评审仍然是S计划下科学出版系统的一部分,而且这点也是至关重要;并反驳了S计划“严重侵犯了学术自由”的观点,指出从长远来看S计划最终将形成一个能最大限度地扩大学术影响范围的科学系统;以及出版商并不是敌人,希望他们也能成为出版改革的一部分。
挪威研究理事会主席John-Arne Røttingen说,如果其他资助者遵循S计划,它很可能意味着由科学出版商主导的订阅业务模式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