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客户端

史上最精确的时钟诞生

iikx.com爱科学1

  史上最精确的时钟诞生。科学家在制造一种全新类型的时钟方面迈出了重大的一步——一种基于原子核能量微小变化的时钟。原则上,核时钟甚至比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计时器——光学时钟更精确,而且对干扰也不那么敏感。

   原则上,核时钟应该比光学时钟(如图)更精确、更稳定。图片来源:Andrew Brookes, National Physical Laboratory/Science Photo Library

   据《自然》报道,核时钟还可以让物理学家以新方式研究自然的基本力量。德国莱布尼茨大学理论物理学家Elina Fuchs说:我们借此将能够探测目前方法无法探测到的暗物质和基础物理场景。

   奥地利维也纳理工大学和德国国家计量研究所(PTB)合作取得了这项突破,涉及使用紫外线激光促使放射性金属钍-229的原子核在能量状态之间切换,被原子核吸收和发射的光的频率就像时钟的滴答声一样。4月29日,相关成果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

   这是许多科学团体近半个世纪努力的结晶。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物理学家Olga Kocharovskaya说。

   光学时钟计时非常精确,大约每300亿年误差只有1秒。它们的滴答由可见光的频率所控制,该频率是使电子绕着一个原子(比如锶)在不同能态之间移动所需的。

   但核时钟可以表现得更好。它使用更高能的跃迁,将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提升到更高的能态。这将使用略高频率的辐射,意味着时间可以被分割得更精细以创建更精确的时钟。更重要的是,核时钟将比光学时钟稳定得多,因为原子核中的粒子对外部场或温度的敏感性不如电子。

   但事实证明,找到一种具有合适原子核的材料是困难的,大多数原子核的能量跃迁往往是巨大的。20世纪70年代,物理学家发现钍-229是异常的,它的第一个能态非常接近其最低基态。2003年,物理学家提出使用钍-229作为超稳定时钟的基础,但他们需要找到跃迁的精确能量及其相应的激光频率,而这是无法用理论准确预测的。从那时起,实验学家使用了一系列方法来缩小数据范围。

   研究人员将放射性钍原子放入几毫米宽的氟化钙晶体中,并用特制的激光扫描预期区域,最终达到了正确频率——大约2拍赫兹(每秒1015次振荡),他们通过观察原子核回到较低能态时发射的光子探测到这一频率。

   论文作者之一、奥地利维也纳科技大学原子物理学家Thorsten Schumm回忆说,他清楚地记得,在随即召开的讨论会上,他在自己的实验记录本上用大红字写下发现了。

   Schumm团队精确定位了频率,其分辨率比下一次最佳尝试高出800倍。论文作者之一、PTB物理学家Ekkehard Peik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个研究团队以不同晶体、相同频率重现了这一结果。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确认。

   Peik说,为了把这个系统变成一个真正的时钟,物理学家需要显著降低激光的分辨率,这样它才能以几乎完全正确的频率刺激原子核,从而可靠地读取。

   Kocharovskaya表示,建造这样的激光器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毫无疑问,它将在不久的将来实现。

   如果一切顺利,研究团队表示,基于钍的核时钟最终可能比最好的光学时钟精确10倍左右。正是对外部扰动的鲁棒性使其成为更好的时钟。Schumm说。将原子核置于固体晶体中也有助于核时钟更紧凑便携。

   物理学也可能因此在更深层次上受益。Fuchs说,核时钟对基本常数(如电磁力和强核力)变化的敏感性是光学时钟的1万倍左右。这意味着研究人员可以探测到暗物质的形式。物理学家认为暗物质是一种不可见的物质,占宇宙物质的85%,并且预测它会使这些力的强度产生微小变化。

   Fuchs说:可能有非常‘轻’的暗物质在摆动,这可能会使这些基本常数摆动。她说,核时钟可能能够检测到这种摆动,因为它们转变的能量由这些力决定的,而强度的任何变化都会以可测量的方式改变时钟的滴答声。

   她补充说,核时钟还可以探测一些粒子的质量是否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Fuchs及其合作者已经在频率测量的基础上撰写了第一篇论文。这让我们非常兴奋。她说。(来源:中国科学报文乐乐)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03/PhysRevLett.132.182501

  
作者:Thorsten Schumm 来源:《物理评论快报》

iikx.com爱科学1

史上最精确的时钟诞生

参考标签

声明:本文转载仅出于学习和传播信息所需,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站所注“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作者不希望被转载或其他事宜,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