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客户端

研究指出3D打印微型电池发展趋势

iikx.com爱科学1

  研究指出3D打印微型电池发展趋势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忠帅团队受邀撰写了3D打印微型电池的综述文章,系统总结了3D打印在微型电池电极结构、器件构型和系统集成方面的重要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相关成果发表在《化学科学》上。

   随着柔性/可穿戴电子产品、自供电微系统和物联网的广泛普及,电子系统从不可移动/笨重转变为便携/紧凑,刺激了超越传统电池技术新型电源的开发。相比于刚性/笨重的传统电源,3D打印微型电池具有设计多样性,形状、性能与电子器件高兼容性,可扩展、低成本的可加工性。所以,发展3D打印材料、墨水、方法、器件构型,以及厘清它们与系统之间的关联,是实现可定制高性能3D打印微型电池的关键。

   本综述聚焦于3D打印微型电池的最新进展,以及可打印材料、墨水的理性设计与打印技术之间的密切关系。文章讨论了不同类型3D打印技术构筑微型电池的独特性及可适配性,介绍了微型电池的可打印单元和制备可打印墨水的普适性方法。随后重点阐述了3D打印在微型电池电极结构、器件构型,性能调控和系统集成方面的突出作用。

   文章指出,基于新型功能材料设计,先进打印技术开发,新器件结构研制,小尺度下独特反应机制阐释和集成微系统构建的全链条研究工作,可最大限度挖掘3D打印微型电池的应用潜力。(来源:中国科学报 孙丹宁)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9/D3SC06999K

  
作者:吴忠帅等 来源:《化学科学》

iikx.com爱科学1

研究指出3D打印微型电池发展趋势

参考标签

声明:本文转载仅出于学习和传播信息所需,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站所注“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作者不希望被转载或其他事宜,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