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客户端

Wiley旗下多本期刊影响因子再创新高!

多本期刊影响因子再创新高!。 6月28日,科睿唯安发布了最新的2023年《期刊引证报告》,威立旗下多种中国合作期刊在最新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中表现亮眼,多种期刊首次获得影响因子,部分合作刊在多个评价标准下均具备显著优势,影响力再创新高。...

最新SCI影响因子(2022IF):RSNA三子刊首获影响因子9.8,7.0和4.4

6月28日公布的2023最新SCI影响因子(2022IF),人们发现RSNA 的子专业期刊Radiolog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放射学:人工智能)、Radiology: Cardiothoracic Imaging(放射学:心胸影像)和Radiology: Imaging Cancer(放射学:癌症影像)首次获得影响因子分别为9.8,7.0和4.4,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加上Radiology(最新IF 19.7)和RadioGraphics(5.5),RSNA拥有了5本顶级期...

2023年度SCI期刊影响因子最新出炉

近日,科睿唯安发布了最新版期刊征引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和 2022 年 SCI 影响因子。今年的JCR有两大变化:1、新收录ESCI、AHCI(部分期刊由于年限不够而无影响因子)。2、影响因子小数点由3位变为1位。...

2022年最新影响因子出炉的同一天科睿唯安官宣撤销4本期刊的影响因子

引用异常导致被撤销影响因子。就在昨天6月28日,科睿唯安发布了 2023 期刊征引报告(JCR),其中4本期刊因引文模式异常被撤销了影响因子,其中并不包含中国期刊。在科睿唯安的通报中表示在5年引文数据中他们发现了异常引文模式,下面列出的标题未发布影响指标(期刊影响因子、2022年影响因子和即时性指数)。这些模式导致期刊影响因子和排名的严重改变,无法准确反映期刊在文献中的引用表现。期刊影响因子是衡量期刊对学术交流贡献的重要而客观的指标。...

替代影响因子,需要诚信且负责任的同行评议

替代SCI期刊影响因子,需要诚信且负责任的同行评议。为扭转这一不良局面,中科院决定弃用“三年平均影响因子”,改用“期刊超越指数”;《自然》杂志也表示发文提出复杂的“颠覆因子”计算评估论文的创新性。不少专家提到,无论什么样的数值、“因子”,它都只是一个工具,不能作为科学研究评价的标准,我们需要建立诚信且负责任的同行评议机制。...

聚焦神经生物学前沿研究,这本期刊影响因子6.081

聚焦神经生物学前沿研究,这本期刊影响因子6.081。Biomedicines (ISSN: 2227-9059) 主题涵盖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各个方面,如疾病发病机制、转化医学、纳米医学、基因疗法、细胞疗法、生物制品、生物医学研究中的生物材料、天然生物活性分子、生物相似物、靶向特异性抗体以及重组治疗蛋白等。目前期刊已被 SCIE、Scopus 和 PubMed 等数据库收录。...

重磅:2021最新影响因子发布!附EXCEL版

2021年最新影响因子出炉!神刊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首次突破500分,IF高达508.7!紧随其后的是NEJM,离100仅一步一遥,以91.246位列第二。 备受关注的三大刊(NATURE、SCIENCE、CELL)2020年度影响因子分别为: 四大医学期刊2020年度影响因子分别为: 国刊之光Cell Research,提高5分至25.617。目前第三方查分平台还没有更新,可以先去webofscience官方查询,不过不好进,可看下图或获取EXCEL版先...

2020年SCI期刊影响因子出炉:5分以上近1000种期刊列表

2020年SCI期刊影响因子出炉:5分以上近1000种期刊列表。2020年6月29日,最新的影响因子终于出来。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指的是该刊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一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因此,JCR以其大量的期刊统计数据及计算的影响因子等指数,而成为一种期刊评价工具。本文整理了最新的影响因子大于5的杂志,另外校正了近百本重复的杂志,供大家收藏,同时也减少大家的阅读量(注:数据主要参考Web of Science,如有出入,以官网的数据为准)。...

2020年SCI影响因子发布(附Excel全名单)

2020年SCI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发布(附Excel全名单)。就在刚刚,2020年期刊影响因子发布! 有个基本的逻辑必须指明,IF 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术期刊的水平,并不能直接代表期刊上具体某篇论文的水平。认认真真扎扎实实的论文就是好论文,无论发表在什么期刊。在进行学术评价的时候,应该关注论文本身,而不是论文发表到什么期刊。影响因子本来仅是评判期刊的一种指数,如今却承载了太多不该承载的东西。...

详细解读JCR期刊分区和中科院期刊分区

详细解读SCI期刊分区和中科院期刊分区。SCI期刊分区对于论文投稿者深入了解所从事专业领域会有很大的帮助。从事科研的人都听过SCI期刊分区和影响因子,但是也许你并没有深入了解其真正的概念和意义。尤其对于刚刚步入科研领域的小白来说,可能仅仅凭借分区和影响因子来评价期刊的优劣。...

关于SCI论文的几点看法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发布重磅文件,要求规范SCI论文相关指标应用,树立正确的论文评价导向。这一重大变化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教授俞立平在科学网博客发文,提出关于SCI论文的12点看法。他认为,SCI的真正问题,是在微观评价和考核中,是局部的,不要夸大SCI的问题。科技评价包括宏观评价和微观评价,用SCI做宏观评价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用SCI做微观评价要慎重,重点要看论文质量。...

顶级SCI期刊“封神”背后:影响因子超级玩家

顶级SCI期刊“封神”背后_影响因子超级玩家。科学引用索引(SCI)和期刊引证报告(JCR),被当今科学界视为两种最权威的学术评估数据,但许多人误以为它们是由“科学界权威机构”发布的。随着影响因子游戏的进行,期刊界发现了另一个法宝——综述文章的引用率常常是研究论文的好几倍。我们如果一味要求中国科学家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论文,就会使中国的优秀论文大量流失到国外期刊,中国期刊就会因为没有优秀稿件而永无出头之日。 如果现阶段中国还不能自己创造一套可以取代SCI和“影响因子”的量化评价标准,至少应该保持必要的独...

国家自然科学奖取消SCI论文他引次数

国家自然科学奖取消SCI论文他引次数。国家自然科学奖提名书取消填写论文期刊影响因子的硬性规定,鼓励发表在国内期刊的论文作为代表作;选择国家自然科学奖开展外籍专家参评国家科技奖试点,2020年向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开放。...

2019年版谷歌H指数公布及排名前100的英文出版物

2019年版谷歌H指数公布及排名前100的英文出版物。北京时间7月20日,谷歌正式发布了2019年版的学术指标(Scholar Metrics)。本次发布涵盖2014-2018年发表的文章,并包括了截至2019年7月在谷歌学术中被索引的所有文章的引用 。谷歌学术指标为作者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让学者们可以快速评估学术出版物最近文章的影响力。...

SCI期刊的影响不能“唯”影响因子

SCI期刊的影响不能“唯”影响因子。每年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发榜”也和高考公布高考分数一样,引人注目,只不过是最关注的人群限于科学界,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今年的IFs普遍比去年高一些。在收录的12541本期刊中,IF大于3的期刊数为2923本,占总收录期刊的23.14%。我们的Horticulture Research(《园艺研究》)IF 3.64,总排名第1967,属于前15.68%,学科JCR排名第三。...

2018年《SCI期刊引证报告》出台 高教社期刊《Protein & Cell》影响因子再创新高

2018年《SCI期刊引证报告》出台 高教社期刊《Protein & Cell》影响因子再创新高。2019年6月20日,在美国汤森路透发布的2018年度《SCI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中,高等教育出版社与中国生物物理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学术期刊《Protein Cell》2018年度影响因子为7.575,在2017年度影响因子6.228的基础上继续提升,在SCI细胞生物学学科193种期刊中排名第30位,在中国大陆所有学科SCI期刊中位列第...

学术优先权的承认永远高于SCI期刊影响因子

学术优先权的承认永远高于SCI期刊影响因子。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 SCI,《科学引文索引》)本质上是论文检索工具,为了使SCI数据库选刊时更具有操作性。期刊影响因子综合考虑了发文量和被引次数两个因素,本质上是一个均值型算法,即期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

高影响因子SCI期刊偏好什么类型的稿件?

高影响因子SCI期刊偏好什么类型的稿件? SCI的作者都希望自己的稿件能被更高影响因子的SCI期刊接受。但分值越高的SCI杂志要求越严格,到底高分值的SCI期刊看重什么样的稿件呢?首先高分值的SCI期刊更看重文章的新意,即文章的创新程度成为了SCI期刊收录的重要考量之一。所以,我们需要立足于创新。...

推荐5分+的SCI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推荐5分+的SCI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Nature重塑的这套新标准,真的能终结IF暴政么?》文章充分讨论了IF作为当今社会对学术成就的最主要评价方式存在众多不足和弊端。虽然有不少科研人员表示应当废除IF评价体系,建立更加公正的评价方式,但是不得不承认,IF评价系统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依旧统治着科研动向。...

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的那些非劣效性试验

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的那些非劣效性试验。近年来发表的非劣效性试验越来越多,然而,这些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如何,我们还知之甚少。近日,《Circulation》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以心血管领域为例,对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的非劣效性试验的特征、方法学质量等进行了探讨。...

莫让期刊影响因子乱了心思

莫让期刊影响因子乱了心思!一些学者常在其求职简历中别出心裁地标注论文发表的期刊影响因子或体现影响因子的分区。浏览一些学者的个人网页,常见他们在论文列表中也“高亮”了每篇论文的影响因子。当然,这么做的前提是他们发表的论文的影响因子被公认为或自认为比较亮眼。...

2019年SCI期刊影响因子出炉(IF大于5近1000种期刊,值得收藏)

2019年SCI期刊影响因子出炉。2019年6月20日,最新的影响因子终于出来。ISI每年出版JCR(《期刊引用报告》,全称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对包括SCI收录的3800种核心期刊(光盘版)在内的8000多种期刊(网络版)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数据进行统计、运算,并针对每种期刊定义了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报道。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指的是该刊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重新审视SCI期刊影响因子

重新审视SCI期刊影响因子?所有定量评价指标注定被滥用。古德哈特定律(Goodhart’slaw)显示:当一个指标被选作衡量经济走向的指标时,那么它将势必失效,因为人们开始把它玩弄于股掌。这是我们坚定的认为『任何定量指标都难以取代期刊影响因子』的理论基础。5月28日,《Nature》上的一篇文章让我们重新审视了我们的观点。...

让您的Pubmed搜索结果直接显示SCI影响因子和分区

让您的Pubmed搜索结果直接显示SCI影响因子和分区。估计没人会不知道pubmed是啥,科研人谁人不知,无人不晓。竟然可以直接显示期刊的SCI影响因子和分区!(是JCR的分区不是屡遭diss的中科院分区哦)。而我,每次都弄不清楚这篇文章所在的期刊影响力怎么样,还要复制黏贴到百度,wos搜索影响因子,但有时候影响因子不能说明影响力,有些领域的期刊,本身影响因子就不高的,总之经常一团浆糊。...

历时5年研究120万人,最佳运动是挥拍类球类运动(Lancet Psychiatry,SCI影响因子:15.23)

近日,《柳叶刀》精神病学分刊(Lancet Psychiatry,SCI影响因子:15.23)最近刊发了一篇涉及120万人的研究,分析了不同的运动对精神和身体健康的影响程度: 研究发现,发现挥拍类的球类运动和有氧体操是身心方面都受益最高的运动,且每次锻炼的最佳时长应该在45-60分钟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