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客户端

第一届硕士研究生毕业感怀

第一届硕士研究生毕业感怀。今天,教师节。早晨课题组的学生们一起来我办公室给祝节日快乐,很是欣喜。只有看到他们的时候,才是最高兴地时候。回国四年多,课题组发展迅速。目前,我课题组规模上应该可以匹配很多一流团队了,博士后3名,博士生15人,硕士生12人。有时候,真是感谢科学网在我研究生招生“宣传”的帮助,使很多研究生了解我,也选择加入我的课题组。...

给刚博士毕业的年轻学者9点建议

给刚博士毕业的年轻学者9点建议。最近和几位刚刚拿到博士学位的年轻学者聊天,他们问我回国和在国外发展哪个更好?我说,这个很难讲,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人各有志,不能一概而论。一个人旺盛的学术生命也就是二三十年。有生之年,要想做出点像样的成果,路的选择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

那些你读博士前,我希望你知道的十件事情

那些你读博士前,我希望你知道的十件事情。随着自己的博士后进入了第五个年头,自己在科研圈的时间也已经超过了十年。经历了不同的科研单位,看过形形色色的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拨又一拨的硕士博士博士后,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很多人说人变老的一个标志是喜欢跟年轻人讲故事,作为一个在这个圈子里也算待了一段时间的人,我也很喜欢和刚来的或者要来的新人讲故事。但是,很有意思的是,这些明明比你更不了解这个行业的人,大部分都没有太大的耐心听你把你想告诉他们的事情听完。...

哈佛博士生原创:快乐读博十条建议!

哈佛博士生原创:快乐读博十条建议!作者Andy Greenspon,当时为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应用物理学的三年级博士生?他写了快乐读博的10条建议,发表在Elsevier上!定期浏览你所在领域的期刊文章,寻找想法和灵感。当想出如何开始一个新项目或解决一个问题时,在最初考虑后,你可能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与你的导师或研究生讨论这个问题。有这么多的期刊(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你不能指望你的导师、教授、博士后或其他研究生知道一切——每年可能会有几十篇与你的领域相关的新文章发表。...

为何博士招生指标这么少:“三重计划”约束下的地方高校博士生招生问题

为何博士招生指标这么少:“三重计划”约束下的地方高校博士生招生问题。我国博士生教育目前的大发展是得益于“计划体制”。没有2003年和2018年的果断扩招,没有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我国的博士生教育也不会在短时间内突破10万招生的规模。 但正所谓“成也计划、败也计划”。...

博士生传给硕士研究生的科研经验

博士生传给硕士研究生的科研经验。1. 先看综述,后看论著。 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2. 早动手。 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3. 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 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

云朵上的硕士博士和创业生活

云朵上的硕士博士和创业生活​​​​​​​。在美丽的丽江古镇,有一座雪山,终年云雾缭绕,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阳光也无法穿透云层。传说只有本领非凡、与山齐高者,才能看到云朵以上的风景。世间虽少有非凡之人,但看过者,无不终生称道绝世美景。...

顺利读完博士经验总结和必备攻略!

顺利读完博士的经验总结和必备攻略有哪些?读博的主要挑战是耗时长:完成博士课程的平均时长是 7.3 年。根据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的难易程度,这一过程往往需要两三年,甚至更久。此外,心理学和教育学等专业还要求学生实习后方可毕业。当然,不同的专业持续时长略有不同:自然科学的博士修完课程大约需要 5 到 6 年,但社会学、人文学和教育学博士往往更久一些。...

扩大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

教育部等《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推进高层次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结构,适应需求调整培养规模与培养目标,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读研究生的三重境界

研究生(包含硕士和博士两个阶段)是我国的最高学历教育,旨在培养具有某一学科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洞悉学科前沿并具有学术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平心而论,研究生阶段是一项很特殊的学术训练,也是一个五味杂陈的人生经历,因为你今后可能再也不会像现在一样去花上三年甚至更长时间来撰写一篇学术论文了。读研不易且有成本,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把它读好。...

教育部推迟2020年博士考试招生工作,硕士复试工作进展另行通知

教育部推迟2020年博士考试招生工作,硕士复试工作进展另行通知。日前,教育部有关部门印发通知,研究、调整、部署本地区本单位2020年研究生考试招生近期有关工作方案。通知明确,原定近期举行的自划线高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和有关招生单位博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等推迟举行,具体工作安排由各相关招生单位在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指导下,结合本地本单位疫情防控情况自行确定。原定4月初左右进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是否延期将视疫情防控进展情况另行通知。...

SCI论文未发表延期毕业:博士如何在困境中成长

SCI论文未发表延期毕业:博士如何在困境中成长。不少朋友也许没有明白"未发表"三字的含义。很多高校对于博士毕业有明确要求,sci等学术论文的是发表,而非同意接受。接收到发表的时间差一般是3-6个月,部分长达1年(具体看期刊,我就有遇到审稿都能折腾1年的,被迫主动撤稿改投)。...

博士申请前见博导聊什么?

博士申请前见博导聊什么?博士申请意味着走的“申请-考核制”的途径,和统考、直博、硕博连读等是常见的读博渠道。目前,国内不少985、211高校采用申请-考核制,便于筛选自己中意的优质生源。之前,我曾提过不管走什么渠道,想读博都要和博导提前联系。一定要争他当年的招生指标,否则就是白忙活,浪费一年时间啊。...

博士毕业要变严!教育部抽检6572篇博士论文

博士毕业要变严!教育部抽检6572篇博士论文。近日,教育部网道报道称,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会日前同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对2018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发现问题突出的学位授予单位进行集体约谈。明确要求各单位要在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中问题论文的篇数和比例要大幅降低。...

博士研究生毕业时应该具备的能力

博士研究生毕业时应该具备的能力。我在给博士研究生的论文进行评阅,或者答辩时写评语的时候总是要比硕士研究生多写一句话,说明了该生已具备了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这一句话在硕士研究生的论文评阅或者答辩决议中是不会出现的。...

硕博士论文撰写的要诀和技巧

硕博士论文撰写的要诀和技巧。博士论文撰写方式无对错之分。事实上,在你构建博士论文的时候,你可能就已经能够以一个更好的方式看待这个过程。如今,大多数高校都希望你专心研究、搜集数据、提出想法、然后写成论文。用于论文开篇和结尾的引言、通用方法论、以及总结性章节等将会成为你博士论文的核心部分。...

颜宁与五位女科学家分享自身经历:博士该怎么读?

颜宁与五位女科学家分享自身经历:博士该怎么读?如何确定自己是否适合做科研?颜宁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尽管如今科研成果颇丰,但她一开始并不喜欢科研,做科研是被动的选择。她最初想进文科,因为成绩优秀被老师硬拉进理科,选生物是因为父母。但是在做科研的过程中,给了她不断积累的成就感,于是才渐渐完全献身于科研。...

博士生延期毕业的真实原因

博士生延期毕业的真实原因。我国研究生教育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实行博士生、硕士生各需攻读 3 年的分段式学制。进入21 世纪以来, 这一固化的学制已无法适应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

博士生涯的17条简单生存法则!

博士生涯的17条简单生存法则!博士生涯竟然需要这么多生存法则?读完博士真的这么难吗?博士生期间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当你在很长的时间里一无所获时,挫折忍受力是让你坚持下去的重要因素。通过以下方法,或许会得到拯救:(1)和其他博士交谈,分享「既来之,则安之」和「不服输」的心情;(2)和博士生辅导员(可称为学生的精神导师)进行多次一对一会面。如果你认真看待会面,这会带来很大帮助。...

10篇SCI专利3项博:一位博士的科研故事

10篇SCI专利3项博:一位博士的科研故事。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篇,参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授权1项,参与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奖学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称号。...

那个期刊被踢出sci的博士最后怎么样了?

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前,科睿唯安公布了2019年度最新SCI期刊影响因子,科研圈得以比高三学子们提前看榜。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层次,却是同样的几家欢喜几家愁。影响因子涨涨跌跌,如潮起潮落,牵动着万千博/硕士的心。自己发的期刊的影响因子涨了,比买的股票涨停了还要高兴;如果影响因子没有涨甚至降了,那么心情失落是在所难免的;更惨的是每一年都有一批杂志会被踢出JCR,也就是没有了影响因子,这对一个博/硕士的打击是致命的。...

评阅了100多篇博士学位论文,常见问题全在这里!

评阅了100多篇博士学位论文,常见问题全在这里!自从2005年以来,我已评阅了约110篇博士学位论文,现从以下五方面谈谈我的体会。一、创新性 创新性强的论文凤毛麟角,而“跟风”与“模仿”式的论文屡见不鲜,其表现方式为:或对已有的理论模型做无关紧要的改进,或把已有的理论方法用于某个特定的工程对象,或改变实验条件验证已有的理论,或用现成的数值模拟软件分析斜坡、硐室与矿山开采等的变形破坏机理,如此等等。...